传统单克隆抗体迈向下一代结构的变革之路
最近更新: 2024 年 7 月
概述
单克隆抗体(mAbs)以卓越的特异性和效力,革新了靶向癌症治疗。自1986年首个单克隆抗体获批以来,混合瘤技术的改进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单克隆抗体的效力,并简化了细胞系开发和分子表征的流程。这些进步为下一代抗体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和双特异性抗体(bsAbs)标志着精准医学的重大进步。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双重靶向能力,显示出超越传统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潜力,已有九种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获得了肿瘤学适应症的监管批准。如Enhertu® 这样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将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能力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杀伤力相结合,提供了“精准化疗”。预计到2028年,其销售额将达到90亿美元。
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赛多利斯的高通量解决方案如何推动开发下一代治疗性抗体。
- 文件类型: 电子书
- 页数: 41
- 阅读时长: 60 分钟
关键要点
- 使用活细胞分析和高通量流式分析对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进行跨平台分析
- 利用3D肿瘤球体模型评估ADCs的研究,提供模拟体内环境的转化见解
- 针对双特异性抗体(bsAbs)的高通量筛选流程,提高识别单一分子内双重相互作用的效率
- 探讨用于克隆和分离单细胞的全自动细胞成像和挑取平台,革新工业规模抗体发现流程
- 深入分析专利到期后的机遇和生物仿制药的见解,强调高通量筛选流式细胞术在验证中的关键作用